首页

小刚流浪记合集

时间:2025-05-25 23:10:37 作者:多地加力推动“好房子”建设——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浏览量:32822

  今年以来,“好房子”成为民生领域的热词,引发广泛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随后,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5月1日落地实施。当前,多地纷纷立足实际出台标准规范,助力“好房子”建设,支撑城镇住宅和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政策相继出台

  《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

  为落实相关要求,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住房建设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考虑,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指引》针对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质量控制等关键要素,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力求用“新空间、新场景、新体验、新样板”兑现“好房子”承诺。

  贵州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引导鼓励房开企业开发“第四代”住宅。今年3月,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又发布了《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试行)》,从健康舒适、安全耐久、绿色低碳、生活便利、智慧科技、环境宜居等方面对贵州省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河南省郑州市出台高品质住宅建设导则,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全周期质量监管体系。针对市场乱象,推行“交房即交证”政策,通过部门联审联批,让3.2万户家庭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获得不动产权证。

  更加绿色智慧

  在郑州航空港区的未来社区样板间,墙体保温层厚度达到12厘米,整体节能效率较国家标准提升45%。这得益于郑州实施的“三步走”标准提升计划:2023年起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2025年试点近零能耗建筑,2030年实现新建建筑碳中和。

  在绿色节能领域,郑州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对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补贴,推动全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在郑州高新区,智慧社区建设已进入3.0阶段。天健湖社区通过物联网平台整合智能安防、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12大系统,实现垃圾分类自动识别、公共照明智能调节、电梯故障预警等功能。

  最近,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的一处楼盘迎来了新一波销售高峰。“95后”工程师张昊指着沙盘感慨:“这园林景观设计,比我以前租的房子强多了。”

  着眼于提升生活品质,山东省要求新建全装修住宅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支持智能家居互联,实现老人跌倒报警、儿童安全监测一键响应。同时,构建“智慧物业+定制服务”双轨模式,倡导物业服务广泛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动态管理维护。

  贵州省细化了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提倡住宅增加设备状态监测、能耗管理等物业管理系统,配置适老化健康监测、紧急救助以及远程医疗等安全防范系统。

  注重舒适体验

  “好房子”注重用细节说话,让每一处空间都承载真实的生活需求,居民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片区,原本杂乱的院落进行了“海绵化”改造,闲置锅炉房变成社区食堂,还加装了“共享电梯”,经过“微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变身“完整社区”。

  围绕群众关切的隔声差、渗漏、开裂等高频问题,贵阳市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例如,明确分户墙厚度与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噪声敏感房间的布局,强制使用静音排水管材料,从源头降低居住干扰。

  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强化无障碍建设,拓展配建儿童日托中心,实施“十类增配设施”工程……在山东,“一老一小”政策贯穿了“好房子”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一项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好房子”建设将逐步改善住房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也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未来,随着住房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持续完善,居民将逐渐实现从“有房住”到“住好房”,进而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吴秉泽 崔 浩

  来源:经济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五运会开闭幕式已完成创意方案草案策划

本届砌筑国赛精选项目共设两个竞赛模块,总时长为15.5小时,选手要在三天内完成所有竞赛任务。其中,模块一为“天津之眼”,设计意向取自天津地标永乐桥摩天轮,采用红色、绿色、黄色三色砖组砌,作品全尺寸为1740毫米x1259毫米,全部用砖量约160块左右,作品用摩天轮、天津简写字母T、J等元素构图,既体现天津地域特色,又体现砌筑行业特色。模块二为“津津有味”,设计意向取自汉字“津”,将天津广播电视塔等地标性建筑抽象化融入其中,作品尺寸为2040毫米x1250毫米,采用红、绿、黄三色砖组砌,全部用砖量约160块左右。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巴黎奥运会中国队多个项目实现重大突破

活动上,《无问西东》《超越时代的大智慧、大勇气——走近戴高乐》《璀璨甲子》《戴高乐家族的三代中国缘》《友谊之路——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节目》《见证60年》《机遇中国》《每个人的冠军梦》等多部总台原创精品亮相,用镜头记录中法友谊的隽永时刻,向观众讲述在六十年的璀璨岁月里,中法文明交流互鉴、中法人民相知相亲的动人历程。现场还特别发布了总台纪录片《敦煌情》(法语版)。该片深情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和他的女儿常沙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传播中法文明和保护推广敦煌文化的感人故事,将于5月在法国“每日影像”DailyMotion、法国《创业》媒体集团等平台播出。

(两会声音)任振鹤:甘肃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不甘落后也不能落后

4月25日电 最高检4月25日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分别为6924件13485人、4098件7889人、7049件12729人,2023年同比分别上升72%、61.4%;受理审查起诉分别为9611件22011人、8489件20192人、12122件30684人,2023年同比分别上升42.8%、52%;起诉人数分别为14020人、12589人、17728人,2023年同比上升40.8%。总体来看,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检察机关打击力度持续加大。

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专项赛正式启动

结城一郎介绍,针对制造业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升级中衍生的新型保障需求,公司已携手中国初创科技企业开发了中国首个“设备故障预警保障保险条款”,在科创企业研发的“故障预警”功效未充分发挥时承担相关责任风险,为科创企业更好地服务上海产业升级发挥金融“最后一公里”作用。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涉嫌利用情报机构进行非法监控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称,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7464亿元,同比增长27.2%。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5006亿元,同比增长1.8%。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